k8凯发官网据人民日报报道,为防学生溺水,云南文山州的104个乡镇街道建成107个游泳池,每个乡镇都有学校开免费游泳课,不少学校还开设了暑期免费游泳班。“给孩子们提供安全卫生的玩水环境,让孩子们掌握自救、救人技能。”
每年暑期,都是青少年溺水事故的易发期、高发期,各地纷纷发出防溺水宣传指南、反复叮嘱孩子及家长远离不安全水域、预防溺水事故发生。文山州的做法则比较独特,他们推进“一乡(镇)一游泳池”建设,实现“乡镇泳池全覆盖”,多数具备条件的学校已将游泳纳入体育课程体系。
传统的防溺水方式以堵为主,严禁学生下水游泳,但这种方式难以满足孩子们对游泳的需求。毕竟玩水是孩子的天性,而文山夏季湿热、河湖众多,暑期防溺水压力极大。之前学校为了防止孩子溺水,上学期间要开展安全教育,假期还要派老师顶着烈日巡河巡塘,苦不堪言的同时却难以根治问题。靠着乡镇游泳池、免费游泳课,文山州学生溺水事件直线%。建设游泳池、开设游泳课,不仅是教会孩子自救和救人的技能,更重要的是改变孩子玩水的习惯,毕竟没有安全保障的野外环境让溺水成为学生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。
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,认为建游泳池政府投入太大。文山的对策是先从“简”入手,先建一个可以用的固定式泳池,二三十万元就可以,最便宜的游泳池甚至只需5万元,正好卡着州里的补助。先用有限的资金解决有没有游泳池的问题,后面再逐步提升游泳池建设标准。更重要的是,经济账哪有生命账重要?相比于难以挽回的生命损失和野外溺水搜救成本,建设游泳池其实是更具性价比的投资。
当野泳的天然诱惑被转化为泳池的安全保障,孩子们嬉水的天性便不必再付出沉重代价。泳池中“自救、救人”的技能学习,更悄然将潜在的危险地转化为生命的守护场,给野泳诱惑一个安全出口,泳池建设筑起了防溺水的安全线。除文山之外,一些地方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,比如今年暑期,嘉兴市为3至5年级的2万名小学生提供免费游泳课培训,并将此列为政府十件实事之一。这说明,疏导为先保障安全的防溺水思路正成为共识。
这种模式之可贵,在于它精准对接了基层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。政府主动扛起责任,将泳池作为必要公共产品迅速覆盖全域,有效弥合了城乡间安全资源鸿沟。这“免费”二字,尤显其重,它让经济因素不再成为阻挡孩子接触安全水域的门槛,更让“安全”二字成为普惠的阳光,惠及每一个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