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8凯发官网入口

免除幼儿园学前一年(大班)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
栏目:k8凯发官网资讯 发布时间:2025-08-15
 初秋的校园,孩子们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地走进幼儿园,家长们脸上写满了温暖与安心。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,一项牵动亿万家庭的重要民生政策正式落地——  这一政策预计将惠及约1200万人,每年为家庭节省支出约200亿元。更重要的是,它不仅是一份民生“大礼包”,更是一项面向未来、投资于人的战略性举措,为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长久动力。  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的起点。过去十余年,我国学前教育取得

  初秋的校园,孩子们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地走进幼儿园,家长们脸上写满了温暖与安心。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,一项牵动亿万家庭的重要民生政策正式落地——

  这一政策预计将惠及约1200万人,每年为家庭节省支出约200亿元。更重要的是,它不仅是一份民生“大礼包”,更是一项面向未来、投资于人的战略性举措,为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长久动力。

  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的起点。过去十余年,我国学前教育取得显著进展——覆盖率不断提升,从2011年的62%提升到2023年的90%以上;普惠性幼儿园比例逐步扩大,家门口“有园上”基本实现。然而,“上得起”“上得好”仍是许多家庭的现实关切。

  调查数据显示,一线城市民办幼儿园大班学费每月可达3000-6000元,中西部地区公办幼儿园虽然收费低,但对一些低收入家庭来说仍是沉重负担。学前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,在部分低收入家庭中甚至超过15%。

  与此同时,国家正在加快建设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社会保障体系,特别是将“幼有所育”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中。人口结构的变化,尤其是育龄人口生育意愿下降,更让减轻养育成本成为政策重点。

  在这样的背景下,“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”应运而生,既是回应社会呼声的务实之举,也是促进教育公平、优化人口发展环境的战略之策。

  财政分担机制上,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,其中中央财政承担比例最高可达80%,对中西部地区倾斜支持。地方政府需统筹中央补助与自有财力,保障政策稳定实施。

  这样的“加减法”背后,是用政府责任和投入的“加法”,换取家庭经济负担的“减法”,并最终实现儿童受益、社会受益、国家受益的多重“乘法效应”。

  力度之大——仅2025年秋季一个学期,就将惠及全国约1200万人,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。对于不少家庭来说,这相当于减轻了一个季度的房贷或半年的生活费压力。

  温度之暖——政策覆盖所有经批准设立的幼儿园大班儿童,无论城乡、无论公办民办,一视同仁,体现了普惠普及的公平理念。

  一位来自贵州的年轻母亲说:“我们家是双职工,月收入不高,以前大女儿上大班一个月要交1200元,现在不用交了,相当于多出来一笔钱给孩子买绘本和上兴趣班。”

  免保育教育费的财政投入由中央和地方分担,中央财政承担大头。地方要优化支出结构、保障经费持续投入,并做到及时足额拨付,杜绝滞拨缓拨。

  “免费”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。必须确保普及、普惠、安全、优质并重。教育部门需加强办园行为监管,科学安排保育教育活动,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平。

  加强审计与信息公开,确保补助资金安全高效使用,防止虚报冒领、挤占挪用。

  对社会——促进教育公平,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学前教育资源,缩小城乡、区域差距。

  对经济——释放家庭消费潜力,增加可支配收入,推动消费升级;长期看,提升人口素质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撑。

  经济学研究表明,学前教育投资的回报率高于任何阶段的教育投资,每投入1元,未来可能带来7-10元的社会回报。这不仅是教育支出,更是国家的“人力资本储蓄”。

  此次免费范围明确从大班开始,不含伙食费、住宿费、杂费等,是一种精准、务实的做法。随着财政能力增强和政策评估反馈,未来有望逐步向中班、小班延伸。

  中国式现代化,民生为大。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,既是“为民减负”的现实之举,也是“为国储能”的长远之策。它让亿万儿童的人生起点更加公平,让千家万户的日子更加安心,也为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蓄积了最宝贵的动力——人。

  当一批批孩子在轻松、快乐、优质的环境中成长起来,他们将是推动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底气与信心。来源知乎分享:80后:出生被罚款,买房在高位,生娃没补贴,退休还延迟? - 知乎k8凯发官网